5月7日下午,图书馆在碧螺校区四楼主书库大厅举办了第十四届“筑梦”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古韵留痕 书卷留香”非遗拓印体验活动。图书馆特邀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艺术编辑林国伟,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藉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沙龙由图书馆副馆长李媛主持,四十余位学生参与了体验活动。
拓印是一种传统的复制技术,主要用于将器物、碑刻、雕塑等物体表面的文字、图案或纹理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来保存和传播文物信息。拓印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魏晋时期,随着佛教传播与造像碑刻的盛行,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宗教铭文和碑帖复制。唐代,因皇家开创写碑刻帖之风,推动了拓印与书法结合的文化传播。至宋代,拓印技术达到高峰,拓片呈现“墨色匀净、薄如蝉翼”的精妙效果。
活动伊始,林国伟介绍了拓印的历史渊源以及拓印技术在科学记录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大意义,让学生们感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环节,林国伟现场演示“上纸、喷水、捶打、上墨”的完整流程,用宣纸、拓包、墨汁等工具拓印了复刻的青铜器纹样、诗词雕版模板。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也使用图书馆提供的复刻模板进行了实践操作,体验了铺纸喷水、捶打上墨等传统拓印流程。在一次次轻敲慢拓中,在宣纸逐渐显现出清晰纹样的过程中,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到拓印技艺对文物细节的还原能力。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拓印技艺的机会,更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